
每天吃進來的食物都含有含量不一的磷,因此從飲食中避免攝取高磷食物是一個基本的原則。但是,如何兼顧營養又避免吃到高磷食物,實際上有相當的困難,病友往往不知不覺就吃進很多高磷食物。因此利用磷結合劑(降磷藥),把食物中的磷結合後排出體外,是一個比較實際的辦法。一但血磷過高,一定要遵循專業醫師的處方,隨餐服用磷結合劑,才能確保血磷值不會繼續升高。

可以分成傳統俗稱 「鈣片」 「鋁片」及新一代不含鈣鋁者
傳統型鈣鋁片:價格低廉,使用率廣泛,已使用數十年,但近來發現,長期使用對一些有「鈣化風險」的病患會增加「鈣負擔」,並不合適。「鋁片」效果比鈣片好,但是長期用會有腦部和骨骼的副作用,歐美各國已很少使用。
新一代不含鈣鋁者(如lanthanum carbonate碳酸鑭 ):由於上述磷結合劑的缺點,近來已發展出新一代不含鈣鋁的降磷藥物,可避免 「高血鈣」 及 「鈣化」問題,降磷效果比鈣片好,全世界超過四十國核准上市,台灣也在2006年上市,但健保沒有給付。

新一代磷結合劑 (不含鈣鋁) |
樹脂型磷結合劑 (不含鈣鋁) |
傳統磷結合劑 (鈣片 鋁片) |
|
---|---|---|---|
成分 | Lanthanum carbonate (碳酸鑭) |
Sevelamer hydrochloride Sevelamer carbonate |
Calcium carbonate Calcium acetate Aluminum hydrooxide |
降磷效果 | 最強 ( > 鈣片) 降磷效果快 |
較弱 (< 鈣片) | 鋁片 > 鈣片 |
特色 | 不含鈣、鋁 不引起高血鈣 血管鈣化 吞服顆數少 |
不含鈣、鋁 可降膽固醇 吞服顆數多 |
鈣片會增加”鈣負擔”風險 (有高血鈣 鈣化病患不適合) 鋁片長期使用會引起鋁中毒 |
影響脂溶性維他命D吸收 | 不會 | 會 | 不會 |
血液酸化 | 不會 | 會 | 不會 |
代謝 | 不經腎臟代謝 | 不經腎臟代謝 | 經腎臟排除 |
可否剝半 | 可 | 不可 | 可 |

可以分成傳統俗稱 「鈣片」 「鋁片」及新一代不含鈣鋁者
- 服用碳酸鈣(鈣片)或氫氧化鋁(胃藥)藥物,請盡量磨粉或自行咬碎與飯菜、肉類、湯一起吃,以使藥物能立即有效的防止食物中的磷自腸胃道吸收。
- 服用醋酸鈣(鈣片),請不需咬碎或磨粉,整顆藥物於餐食中服用。
- 新型降磷劑 如 碳酸鑭(lanthanum carbonate):可以剝半或磨粉,最好在餐中就開始吃一半,一小口一小口吃,增加和食物結合的時間,可增加效果。
- 以上藥物劑量請確實遵照醫師處方,但若您有習慣性吃點心或宵夜的人,可與醫師討論依食物中含磷多寡而酌量增加一次劑量。
- 含鋁的降磷藥物因會有鋁沉積骨頭中造成骨病變,不建議長期服用。
- 使用磷結合劑(鈣片、胃藥)易導致便秘,如有發生,請告知醫護人員,可依醫生處方服用適量軟便劑來改善。